栏目 ◎ 学院新闻
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学院新闻

【社会实践专题】科技之花 绽放茶乡:永利官网师生到陈湾村、清塘村和龙潭村开展科技支农社会实践活动

时间:2017-08-15 16:38:21  点击:   发布者:skyTX

814日,永利官网研究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在院长袁红雨、副院长张海宾、研究生班主任杨桂芳等领导老师的带领下,到浉河区董家河乡陈湾村、清塘村和浉河港乡龙潭村开展科技支农社会实践活动,把茶学学科研究成果带进茶园茶厂,普及到茶农的心坎上。

 

1考察河南省唯一的南茶北移母本育种示范基地.JPG

 

2清塘村茶园.JPG

 

社会实践活动团队首先来到位于陈湾村的信阳市浉河区广义有机茶种植基地,考察了河南省唯一的南茶北移母本育种示范基地,采集了信阳10号、金观音、台湾香茶等20多个优良茶树品种样本。对茶树和经济林套种、南茶北移品种防寒抗旱和茶芽萌发休眠等问题,师生提出一些建议,对茶树“顺境出产量,逆境出品质”有了更深的认识。在广义国家级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研究生看到茶树不仅有保水护土的作用,而且还有生态修复作用。该示范园区自2009年开始建设,利用生态茶园的功能,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4.5 hm2,沟头防护6.5km,水平梯田15hm2,水土保持状况得到改善。在茶园收集雨水的水渠构造上,研究生提出了“压低水渠的斜面,提高雨水利用效率”的建议。在广义信阳毛尖传统手工制茶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同学们亲自动手体验了信阳毛尖生锅杀青、熟锅揉捻、理条、炭火烘干提香的加工工艺,体会到“从茶园到茶杯”过程中,茶农付出的艰苦劳动。

精准扶贫,小茶叶有“大作为”,这是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来到清塘村的第一感受。清塘村面积8.3平方公里,下辖13个村民组,33个自然村530户,1855人,其中贫困户98户,是精准脱贫的重点村。茶产业是清塘村的支柱产业,在第一书记蔚永向的带领下,师生来到茶园,为茶农发放了中国茶叶学会编印的《茶叶知识100问》科普小册子,普及茶知识。同学们与制茶师傅交流,让他们了解到制茶过程中,茶叶品质形成的原理。“这几年是信阳毛尖茶产业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别看这一片片小茶叶,对扶贫攻坚起到切切实实的作用,我们村依靠茶叶脱贫了!”第一书记蔚永向自豪的说。袁红雨院长还询问了现在清塘村茶叶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茶农说,主要是鲜叶采摘人工和成品茶销售的问题。研究生韩爽向第一书记建议,茶叶扶贫不仅是种茶、卖茶,培训贫困家庭的孩子成为茶艺师、评茶员,一个人的就业有的也可以改变家里的贫困面貌。第一书记表示赞同,并做了记录。

龙潭村是信阳毛尖的驰名原产地之一。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来到龙潭村,考察了黑龙潭生态茶园,收集了在茶园中发现的紫芽茶种质资源。走访了茶农的家庭制茶作坊,在与茶农范安良座谈中,范安良说,现在茶农一亩茶园纯收入约3000元,主要是劳动力成本增加,制茶师傅也难请,茶叶卖不上好价钱。同学们为范安良提供了永利官网茶学学科有关信阳毛尖品质再提升的研究成果,提出茶叶制作的过程就是茶叶失水的过程,一定要把握好做茶过程中的温度控制。在提高茶农收入方面,袁红雨院长提出龙潭村有优美的自然环境,可以发展茶文化旅游,在文化旅游中,植入茶叶、茶事、茶艺、茶俗等,可以“高大上”,也可以是家庭式大众化,能够使茶农直接受益。同学们纷纷表示,今后在茶树资源利用和茶文化旅游发展方面,愿意为茶农提供义务帮助。

通过到茶乡开展科技支农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增加了见识,在茶树生物学、茶树资源综合利用和生态茶园建设等方面增加了阅历。增长了才干,同学们走进茶园茶厂,深入到茶农中,学习了书本上没有的实践知识,受益匪浅。提升了科研的动力,同学们为茶农提出建议的同时,深知茶农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还有很多,在实际科研工作中,应更加着眼于为茶农实际需要服务,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yl23455永利官网 张伟/供稿)